牡丹灣-2
一直以來,對「旭海」的印象總停留在「旭海大草原」上,我都忘了,旭海除了有草原,還有溫泉、還有海。

其實,旭海草原我一直都無緣得見,曾經在2001年過門而不入,因為當時在要上山的路口就被人攔下來,以「山上道路不佳、需得我們的吉普車才上得去」為由,要向我們收取車資,收費多寡其實那倒其次,只是我對這種類似「攔路打劫」的行徑深感厭惡,總之,我放棄了。
牡丹灣-1
而這次,我們離開哭泣湖、經過了「水上草原」(水上草原因為枯水期而沒有水?僅暫停路邊一下,我連下車都沒有下去),我們來到牡丹灣附近(應該吧?),爬到堤岸上,一整個海就那麼恣意的、毫無忌憚的展現在我的眼前,正中午的陽光下,天很藍,海水更藍;我震懾於眼前的美,而海則以無止無盡、閃耀的波光和層次分明的藍,來嘲笑我的無知,我再一次地讓我自己狹隘和自以為是的印像給打敗了!
層次分明的海

山和雲的對話
「旭海草原」我總以為是「風吹草低見牛羊」那般的光景,呵呵~我也犯了「望文生義」的錯誤心態;旭海草原很美,至少我如是認為,雖然似乎灌木叢長得比草多,不過,眼前綿延無遮礙的丘陵山景、加上遠眺牡丹灣的開闊,那種天地為之一寬的感覺,實在讓人很舒服。
旭海草原遠眺
旭海草原上的路徑
只不過,旭海草原似乎不適合中午時分、大太陽底下的高溫來此的,因為真的很熱,連向來以不是「汗」人自居的我,都汗流浹背(呃!我承認這是個冷笑話,而且一點都不好笑!),老大姐她們只在停車場的涼亭處吹風,而cash哥則只走到第一個觀景亭,其實,我們也沒走完全部,因為在毫無遮蔽物的南臺灣艷陽下,實在不算太適合來這兒活動;我默默對自己說:如果再有機會、又是在傍晚黃昏時分,我絕對絕對會把整個旭海草原走一遍;想像一下那種涼風輕拂、日落海中和滿天彩霞襯以綠意滿眼的旭海草原…怎麼會不讓我想再來一次呢?
旭海草原觀海亭

龍磐崩崖解說牌
在龍磐崩崖路邊,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立了塊的解說牌:「台地邊緣的珊瑚礁、石灰岩在海浪侵蝕及重力拖曳下,岩塊逐漸破裂、崩離、滾落崖下,形成特殊的「崩崖」地形。」;瞧著這塊解說牌,心底想著:這到底是多久以前設立的啊?是不是該換一塊了呢?
龍磐崩崖下方
相較於旭海草原那種轉角處看見海的遼闊感,龍磐崩崖則用一種更直接、更毫無遮掩以及更撼動人心的寬廣,在你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態下,就這麼直直地撞入眼簾;雖說解說牌有點難堪的殘舊、雖說從停車處到崖邊的這一小段路給人感覺沒什麼,但就是這種在你感覺「沒什麼」的時候,龍磐崩崖他以一種天寬地廣的姿態,直接了當的告訴你:天地之大、人心需寬!
龍磐一景
看不盡的海連天
我站在崖邊,望向不知有多大高度落差的下方、綿延著綠意與礁岩、再往前是無盡延伸的大海、直至海天連成一線,這種一眼看不盡的天寬地廣,頓時讓我覺得人類果然非常的渺小(這段話似乎有點八股,不過當時確實是這種感覺);而從靜謐山中湖泊、到轉角處看見遼闊、再到眼前這種無止盡的寬廣,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句來形容這一天下來的行程給我的感受了!
到此一遊
(作為一個標準的死老百姓,來張「到此一遊」是一定要的啦 XD )


到「白砂」海邊看落日,則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美。
落日

波光瀲灩

海邊看夕陽,的確是種說不出的詩情畫意,眼前金光瀲灩、腳下白砂柔細,加上又有一位年輕爸爸在一旁陪著孩子玩沙,安詳寧靜中又帶著溫馨的氛圍,我很難說得出身處當下的映像帶給我的感覺,只能由你自己來體會了。
父子嬉戲圖

印象中,我似乎不曾帶十九和二十到海邊玩過,這是不是跟我喜歡山勝過喜歡海有關係?其實,以前我也曾經很喜歡海的,在學生時代,就常常跟同學到海邊追風逐浪,也曾特意挑選颱風來臨前夕到海邊觀浪(這絕對是危險的舉動!),而在等待服兵役前兩年的送貨員工作裡,只要時間允許,就會跟同事到海邊殺時間,更曾經在某個假日,和同事到東北角的某個海邊(忘記地名了),他們在那兒釣魚一整天,而我則坐在一旁的漂流木上看海一整天;這樣看來,我應該是喜歡海的?那,我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喜歡海了?

曾經在當兵時期,學長給作了個好玩的心理測驗,其中一項是問:「你對海的感覺?」而我的答案是:「海是孤獨的、寂寞的!」是不是這個潛意識心理的影響?還是說當兵末期到小雪山待了十天而讓我喜歡上了山?又或者是因為年紀越大越害怕波濤洶湧、起伏不定的海,轉而喜歡上外表看似寧靜的山?不知道!其實就算弄清楚了,也似乎沒什麼意義,不過就是個人喜好問題罷了,有嚴重到需要去追根究底的探究嗎?

可有時候總還是會想:為什麼海會給我孤獨和寂寞的感覺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